美术、音乐进入中考已经成为定局,唯一的问题是如何考?占中考总分的比例是多少?对升学有多大影响?
11月30日,广州市招考办发布了《关于做好2020学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部分录取参考科目考试的通知》。对此有了明确的结论。
通知明确规定,美术、音乐现场操作考试由学校负责组织实施。考试方式为现场操作,学校随堂考试和上机考试或闭卷笔试成绩两部分组成。
其中,音乐现场操作考试时长由学校自定,考试内容为学生演唱一首教科书中的歌曲。满分30分,评分维度有音准、节奏、歌词表达、流畅度、表现力。
中考美术现场操作内容为学生手绘创作一幅作品,考试时间为40分钟,满分30分。评分维度为有主题、造型、构图、线条或色彩、表现手法。
美术、音乐上机考试或闭卷笔试成绩均为70分,加上现场操作的30分,总分均为100分。在成绩呈现方面,从高到低分为5个档次,分别为A(25%),B(35%),C(25%),D(10%)和E(5%)。
美术、音乐任意一项成绩为E档的,不能被普通高中录取;美术、音乐任意一项成绩为D或者E档的,不得被重点高中录取。
美术、音乐进入中考,本意是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,但在中考直接以考试的形式加入这两类科目,且直接影响到升学,多少有点不妥当。
专项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冲突
现在全世界的人才培养方向都由过去的全面型转为专业型。这是因为,随着现代科学分工越来越细,全面型的人才已经不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。
科技发展的任何一个分支,涉及的知识都非常繁杂,多样,足以耗费一个人所有的精力,大百科全书式的人才根本无法胜任任何一个领域的深耕。
新高考作为高考的改革方向,用选科代替了传统的文理分科,本质上也是一样的思路,也是为了培养专项人才。
而将美术、音乐纳入中考,显然和高考的专项人才培养方向是矛盾的。对于具有音乐、美术专长的学生,可以走艺考生这条专用通道。强行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艺考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。
美术、音乐进入中考必然加重学生负担
现在的学生学业负担已经非常沉重,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了。教育部一再发出减负的通知就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。
但把音乐、美术纳入中考无疑会加大学生的负担。如果说将体育纳入中考是为了通过考试倒逼学生加强锻炼,增强体质至少从理论上还能说得通。
把音乐、美术加入中考除了加重学生负担以外,实在没有什么积极意义。在文化课已经压力极大的情况下加入这两项考试,只能挤压学生的睡眠时间,反而影响学生的健康。
无论是音乐还是美术,艺术修养首先来自于兴趣和爱好,选修已经足以达到这个目的了。任何考试都不可能培养出兴趣和爱好,只能使得学生对考试内容更为厌烦。
对于部分不具备艺术天赋的学生极不公平
不是全面发展的学生才称为人才,术业有专攻。学生也是一样,总有部分学生在某些方面缺乏一定的天赋。
音乐、美术有一个D档就不能被重点高中录取,那么学习成绩极为优秀,但五音不全,唱歌跑调的优秀学生怎么办?就因为不会唱歌,不会画画就不能进重点?这是选拔人才还是抹杀人才?
更为困难的是,文化课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升改变结果,但艺术类的东西,没有这个天赋真的不行,不管你再努力也是一样。
音乐、美术会大大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
尽管有关部门一再强调,在学校会开足音乐和美术的课程,只要通过学校学习就足以应付这些考试。
但有一个问题,难道文化课学校就没有开足课程吗?为什么依然有这么多学生去参与课外培训?上海市的官方数据,至少50%以上的学生参与了课外补习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有什么理由认为音乐和美术就不需要课外补习呢?难道学校有足够的把握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拿到满分?那为何还要考试?都是满分,考试的意义在哪里?
在中考这种分分必争的考试中,哪怕只差半分,都有可能改变一个学生的前途和命运,没有任何一个学生和家长可以无视这些分数。
艺术类的东西,绝大部分家长根本没有能力辅导,为了追求高分甚至满分,除了去补习班还有其他出路吗?这必然大大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。
一些思考:
世界人才培养的方向必然是向专才方面发展,这已经是不可逆转的铁律了。即使在我国,高考制度的改革也是向着这个方向在靠拢。
但中考强行把美术、音乐加入必考项目,实在是有点画蛇添足,多此一举。除了给学生和家庭增加负担外,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,无非是多2类应试而已。
更麻烦的是两项各15%的D档和E档,使得相当部分的学生直接无缘重点高中,这部分学生中必然有文化课成绩极为优秀的学生,他们的命运直接被改写,这公平吗?
霍金如果在中国,以现在的各种考试制度,估计他能被直接扔进垃圾桶。事实上世界上的著名科学家,同时具备音乐天赋和美术天赋的几乎没有。
美术、音乐作为艺术修养,开足课已经足够了。即使考试,分个等级也不是不行,但把这个成绩和升学结合在一起,显然是过分了。
广州的官方标准已经出台了,其他省市是否会参照呢?时间会证明一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