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百年不屈抗争,谁能见证?

  文学一代巨匠茅盾,谁曾培养?

  教育改革大潮奔涌,谁敢弄潮?

  艺文兼修美术特色,谁来开创?

 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(通讯员 吴军 实习编辑 叶晨曦)在杭州,有这样一所名校,它穿越近代百年的历史烟云,历经改革浪潮的重重洗礼,培养了茅盾柯召等各界泰斗,开创了艺文兼修的杭城先河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它历久弥新,历久弥香。它就是创办于1902年的百年老字号学校——安定中学(杭州第七中学)。下面,让我们一起来追寻这所名校的百年踪迹,聆听百年故事;看看它如何磨砺了岁月,惊艳了时光。

  

 

  安定中学(杭州第七中学)

  安定中学篇

  踪迹一:筚路蓝缕 兴学救国

  甲午战争失败后,民族危机加剧,杭州大工商业家胡趾祥,忧虑华夏前途,主张兴学救国。1902年5月,他出资兴学,聘请知名学者项兰生为校长,创办浙江安定学堂,即杭州第七中学前身。“上海叶澄衷,杭州胡安定”,这是当年社会上对沪杭两所私立中学的最好赞誉。

  

 

  

 

  首届毕业证书(1904年)

  

 

  安定中学成立十六周年纪念明信片(1918)

  

 

  安定中学校歌

  踪迹二:爱国保路 以死警世

  1907年,清政府出卖浙江境内自嘉兴经杭州到宁波的铁路修筑权给英国,这一卖国行为激起浙江各界人士的强烈抗议。安定中学校长叶仲裕积极参加浙江保路运动,他忧思成疾,投江自尽,以死警世,以身殉国。

  

 

  浙江保路运动纪念展版

  

 

  复旦大学校园内纪念叶仲裕的景莱堂

  踪迹三:辛亥革命 黄花岗上

  1911年4月的黄花岗起义震惊了全国,震动了世界,从而促进了辛亥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。安定中学校友林文、林尹民是在这场起义中英勇奋战,壮烈牺牲,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。

  

 

  踪迹四:响应革命 光复浙江

  武昌起义后,浙江首先响应。1911年11月4日晚,驻杭州新军发动起义,攻占抚署等各衙门,翌日黎明,占领杭州全城。安定中学教师陈训正、黄元秀、陆钟麟、潘庆麟、樊光等人在此历史大事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  

 

  踪迹五:五四先锋 学生领袖

  1919年的5月4日,安定中学校友学生领袖方豪,领导和发动北平的学生们救国图强,他们浩浩荡荡地向着卖国求荣的国贼曹、章、陆进攻,火烧了曹贼官邸赵家楼,痛打了章宗祥,这就是震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“五四运动” 。

  

 

  踪迹六:北伐先锋 黄埔军魂

  北伐战争期间,安定中学校友章烈投笔从戎,考入保定军校,后南下广州,充大元帅府侍从武官,追随孙中山先生。北伐时任革命军团长,挺进浙江大破孙传芳军。

  

 

  

 

  踪迹七:投身革命 忠诚于党

 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,宓维琮、朱伯康、傅玉成、陈百树、陈铁君、杨思一、卢经训、张光熙等一大批优秀的安定中学学子响应党的号召,投身于波澜壮阔的革命事业中,他们中的许多人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、洒热血,不惜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,为党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  

 

  

 

  

 

  踪迹八:金牛社团 美术先河

  1927年,教师张鹿山发起成立国内第一个中学美术教育活动社团——金牛会,主要成员有教师俞实夫,学生华君武、潘絜兹、蔡振华、洪天民等。

  我永远怀念陈柏园校长开明的办学作风,使安定中学成为生机勃勃的育人的校园,怀念在文学和美术方面对我帮助最大的俞实夫(石民)老师和张鹿山老师(当然还有其他许多老师)。当时校园内学术气氛很活跃,同学们在老师的关怀指导下,成立了课外文艺小组,出版了《金牛漫画》、《嫩流》等美术文艺刊物。我后来学画,就是从葵巷起步的,是安定中学引导我走上学艺之路的。——潘絜兹

  

 

  踪迹九:三迁校址 弦歌不辍

  1937年抗战爆发,学校三迁校址,艰难办学。1937年9月首迁诸暨县次坞镇。在次坞,安定中学首招女生,提倡男女同学。同年12月,杭州沦陷,学校再迁象山墙头。次年秋季,又迁至缙云县壶镇。1939年春季正式招收高中学生。

  1937年“七七”事变以后,日寇的侵略战火逐渐向南延烧。日寇的飞机经常空袭杭州。学校在当时的礼堂旁修筑一个高约二米、长几十米的防空洞。空袭警报响了,教师张鹿山先生即命同学疏散,我与几个同学迟疑了一步,飞机由远及近,片刻已临上空,我们下意识地匍匐在地,接着就听到炸弹轰炸巨响和机枪扫射之声。事后才知道敌机在城站广场前炸了一个大坑。此后学校被迫考虑向浙南撤退,我奉父命随学校乘轮船溯钱塘江、浦阳江而上到达临浦,然后步行40余里到达诸暨次坞分校。次坞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城镇,学校在当地人士的协助下,在俞氏宗祠和其旁的澹竹庙中因陋就简上起课来。在“诚、勤、爱”校训的熏陶下,除美术与音乐课暂停外,师生对教与学都一丝不苟。学生生活极其艰苦,洗脸、洗衣要到庙后小溪。时值隆冬,寒气透骨,好多同学手脚全是冻疮,写字走路都感困难。——沈晓峰 (1942年毕业)

  

 

  日寇空袭机队

  

 

  诸暨次坞安定中学旧址

  

 

  象山墙头安定中学旧址

  

 

  缙云壶镇吕氏祠堂安定中学旧址

  踪迹十:毁家纾难 抗日救国

  国难日深,安定中学师生们成立剧团、歌咏队、民乐队等,四出宣传抗战;并成立童子军,日夜操练,时刻准备奔赴抗日前线。颜怀信、叶润华、汪益堃等一大批优秀的安定校友舍家纾难,杀身报国,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抗日战歌。

  我于1940年进安定中学读书。当时,全校遵照校长孙信“生活适环境以创造,训 练依时代而设施”的办学主张,秉承培养学生“出当无负其所学,升学而精研学术, 就业而致力事功,从戎则杀敌致胜,保乡则厚生卫民”的抗战建国之旨意,使学生的 学习、生活、训练都纳入战时要求。天蒙蒙亮,嘹亮的军号声一响就起床,脸未洗就到野外集合早操,在崎岖不平的路上跑步,气氛紧张、严肃、活泼。吕氏宗祠旁有一块面积次于西湖孤山的大树林,其中夹着很多呈馒头形的坟堆,绿茵如绒,被安定师生称之曰“林间教室”。早晨在此锻炼、晨读;白天作“音乐教室”,师生抬着风琴 在此上音乐课;下午到处可见手捧书本的同学,在树荫下读书,或坐,或卧,各随其便。歌声、读书声、欢笑声充满林间。——胡煥叨(1943年毕业)

  

 

  

 

  

 

  

 

  踪迹十一:反对内战 迎接解放

  1945年抗战胜利,安定中学迁回杭州。学校中涌现出一大批进步师生,教师中的地下党员周勤学、吴湜等,进步学生尉健行、钟伯熙、蔡敏等,他们参加“反饥饿、反内战”学生运动,举行罢课游行活动,其中不少人加入革命队伍,直接投身解放战争。

  

 

  

 

  

 

  踪迹十二:桃李天下 辈出名家

  安定中学成立以来,培养了文坛巨匠茅盾,培养史学巨擘范文澜,培养了中科院院士罗宗洛、柯召、沈允刚、何之泰,培养了农学家钱天鹤、金融家竹垚生、语言学家郑奠、体育教育家谢似颜、药学家张辅忠、翻译家冯亦代、画家华君武、法学家张警、核建筑学家吴世英、医学家马正中、船王魏重庆、经济学家陈振汉、地理学家丁锡祉、政治家尉健行、外交家王桂生……。

  

 

  

 

  

 

  

 

  历经血与火的洗礼,安定中学在艰难中蹒跚成长,它伴随着着苦难的华夏大地,将一起迎来新中国的曙光。